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2017考研民法总论复习笔记: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民法总论复习笔记: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6-01-22 | 网络

法律硕士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100分)、外国语(100分)、专业综合课(含宪法、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150分)和专业基础课(含民法学、刑法学)/(150分)。下面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大家分享的是2017考研民法总论知识点,目前正是基础知识的第一轮复习,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

1、概念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在意思表示中含有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期限的法律要件

(1)须属将来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被设定为期限。

(2)须属必成事实,即其发生为确定的事实。不可能发生的事实(如千年以后赠与),不能被设定为期限。

3、如何区分期限与条件

(1)条件是不确定的偶然性事实,期限是确定的必然性事实。

A.时期确定,到来不确定,为条件。例如俟60大寿送电视一台,60岁虽确定,但人之寿命不可测,是否能活到60岁不可知,具有偶发性。

B.时期不确定,到来也不确定,为条件。如司法考试通过之日,能否考得上,已属不确定,至于哪一年考得上,则更加不确定,故显然属于条件。

(2)条件之事实成就与否是不确定的,期限是肯定会到来的。

A.时期确定,事实的发生也确定,如今年9月9日,是期限。

B.时期不确定,到来确定,为期限。例如临终时将物送给你,何时死虽难预料,但人必有一死,死期终会到来。

4、始期和终期

(1)始期。这是使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在始期届至之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停止的,在期限到来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方始发生,故也称停止期限。如签订合同注明自明年1月1日生效,该日期就是该合同的始期。

(2)终期。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终止的期限,在终期届至时,既有的效力便告解除,故也称解除期限。如合同条款中约定本合同于明年底终止,明年底就是该合同所附的终期。

5、期限的效力

(1)期限到来前之效力。

A.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未届至时,不生效;而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期限未届满时,其效力不终止。

B.因期限届至而享有利益的当事人取得利益期待权,该权利可作为处分行为和继承的标的,并受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因期限未到来而享有的利益,是为期限利益,亦受法律保护。

(2)期限到来后的效力。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始期届至时,发生效力;而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终期届满时,终止其效力。 

专硕的题型复杂多样,内容范围广,想要在专硕考试中突出重围,不仅需要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同时,跟平时的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2017考研民法总论复习笔记: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讲解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让无处不在的排比句为文章添彩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破除垄断才能改良“经济体质”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秘籍:隔板法

申论范文: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要掌握的五大核心要素

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2017国考招录市(地)级职位定向招录比例增至15%

2017省考行测技巧:排列组合之基本计数原理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