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

2015-08-14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

8月12日晚上11点过,当绝大多数人进入梦乡,天津滨海新区一危化品仓库发生爆炸,数家媒体闻讯赶到,整个夜晚都在为公众全方位直播事件进程。8月13日一早,公众才知道这座被戏称为没有新闻的城市发生了死伤数百人的重大新闻。(8月13日澎湃新闻网)

对于灾难,既不能出于美好的愿望而认为不应该发生,也不能认为不应该发生而不可能发生,事实上,灾难总会像醒来的魔鬼一样,突然开始施虐了。在这其中,除了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很多重大的意外事故,都是存在着不应该的诱发因素的。而这种不应该,就是在诸多的人为因素中,忽略了应该怎么做。

这次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发生爆炸,从相关信息来看,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储运管理。其实,危化品的生产储运已经形成一套非常严格的操作规范。除非不可抗力,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发生重大意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包括这场灾难在内的,此起彼伏的爆炸说明,总有人并不把操作规范太当回事。

当灾难已经发生,救灾必然是当务之急。然而,无论灾难有多严重,救灾总有一个终了的时候,而更大意义上的消灾,就要让那些该花的和不该花的学费有所收获因为,一切灾难都是教科书,都是全人类吸取教训的重要样本。但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似乎在认识上就产生了歧义。所谓消灾,本意是消除灾祸。结合到救灾所对应的灾难上,就是如何分析原因,做到防微杜渐,而不是把灾难的后果最小化,使其尽快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也减轻了相关责任。虽说后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消灾,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否则,怎么会仅今年4月份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危化品爆炸每个月都有?

事实上,在不少最大意外事故中,救灾与消灾是并驾齐驱的,而这种所谓的消灾,往往所以鼓舞人心的表象掩盖本应发人深省的事实,甚至对某些出于关切但显得有些外行的意见,以及由于痛彻心扉而过激的表达当成添乱。实际上,当还处在救援中时,应该没有多少心思顾及众说纷纭的。当然,对别有用心的乘机作乱又另当别论。如果说一切灾难都是教科书,那么,在这本教科书中,主要的内容是灾难,而不是对其柔化。遭社会诟病的把丧失当成喜事,就是典型的消灾方式。

这并不是说天津港发生爆炸的救援过程中出现了类似情况,而是想通过这起重大的爆炸事件,在惨重的损失面前,树立起正确的消灾观。澎湃新闻对此发表了社论《灾难不是地方性知识》,其中指出,灾难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仅不能给其他地方提供镜鉴,而且就是在当地,也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警示。这已经是有前车之鉴的。

虽然,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的命题偏大,但曾经出现在重大意外事故中的某些消灾方式,再也不能成为影响灾难这本教科书应有之义的障碍了。客观地说,万无一失同样是难以做到的,但在付出沉痛代价后,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防止重蹈覆辙,才具有普遍意义。这就必须让所有试图挽回影响,减轻责任的习惯消灾方式,变成不瞒不藏、毫不留情地追责和反思,这才是救灾后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消灾的准确态度,才不枉在救灾中投入的昂贵学费。

【时政热点:救灾之后应如何“消灾”?】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谁在制造“疯狂的礼品”

时政热评:我们欢迎什么样的“价格战”

四川公务员申论时事热点分析:用什么名称取代“农民工”?

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热点时评:打破公共服务的“身份藩篱”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天津政法干警热点最美野长城何以被“合法”破坏

时政热评:让社会的光明涤荡潜在的凶恶

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