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政法干警 >备考资料 >行测(专本硕) >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多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多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

2015-12-29 | 网络

行测是政法干警笔试必考科目,想要在笔试中赢得高分,提前做好行测知识点储备很重要。下面,查字典公务员教育政法干警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单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助大家做好笔试备考工作。

一、考情分析

其实,多定义判断只是在单定义判断的基础上增多了定义和典型例证。在解答过程中,除了应用单定义的方法外,根据不同的题目还可以选择对应法或排除法。

二、概念简述

多定义判断的题目中一般会涉及两三个定义,需要考生判断选项分别属于哪一定义,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在考试中偶有涉及。

三、题型介绍

(1)多对一

例题1:借口就是承认活动本身是错的,但是当事人否认他应当承担责任。辩解则是承认应当对活动承担责任,但是当事人否认这项活动是错的。面对失败的事件时,人们使用借口尽可能使自己减轻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人们使用辩解的目的是试图使之看起来不至于太差。

根据以上定义,属于辩解的是( )。

A.小李失去了一笔业务,给公司造成了一定损失,他说,这是由于他腿伤发作迟到了半个小时造成的

B.某部门工作出现失误,其负责人说:他们做决定时根本就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对此一无所知。

C.某国消费者对在包装中加入一氧化碳使肉类看起来红润新鲜的做法表示质疑,但该国食品管理局称这种做法总体上是安全的

D.某国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声明说这是由于他们使用了其他公司生产的不合格部件造成的

【答案详解】题干给出了借口和辩解两个定义,需要加以区分,根据提问方式我们重点分析辩解的定义:

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多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1

用借口尽可能使自己减轻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人们使用辩解的目的是试图使之看起来不至于太差。

对选项进行分析,A、B、D三项中的人员都是为了推卸责任,把原因归罪到其他人或者事情上,都属于借口行为。C项中该国不承认错误,试图使人们相信这种做法总体上安全,这是在辩解。故答案选C。

(2)多对多

另一种多定义判断的出题模式一般为题目给出三个定义,然后又给出三个典型例证,要求选出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

针对这一题型,考生要抓住关键信息:某一典型例证至多只能与某一定义对应。也就是说,某一定义可以与多个例证相对应,但是某一例证只能与一个定义相对应,这是该题型的特点。

例题2:

定义:

① 流转课税: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② 所得课税: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③ 财产课税:指以法人和自然人拥有和归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典型例证:

(1)王女士自购了一套别墅,她每月需要支付每平方米5元的物业管理费。

(2)刘先生抽奖中了一台汽车,但他必须缴纳2.5万元的税费之后才能获得这辆车。

(3)服务行业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答案详解】根据题干的定义,例证(2)中抽奖中的汽车属于所得额,与所得课税相对应;例证(3)中销售货物的增值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属于流转课税;而例证(1)中的物业费不属于税费,没有定义与之相对应。故答案选C。

四、解题技巧

1、对应法

对应法即定义与典型例证的对应关系。寻找对应关系是应对多定义题最常用的方法。

【例题1】 定义:

①人才团: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时间段内人才以相同或相似的风格、方法、表达方式及共同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为纽带结成的人才群体。

②人才链:指有血缘关系或师徒关系的两代或两代以上的人才以技艺、知识为纽带而前后相承的现象。

③潜人才:指已具备从事某种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有可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但由于缺乏某种外部条件和机会,还未被发现、还未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

典型例证:

(1)长征途中,红二师四团为抢渡乌江而架设的浮桥数次被激流冲走,是战士和群众发明了河底坠石稳固桥面的方法,确保了架桥成功。

(2)三国时代,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魏、蜀、吴都十分注意网罗人才,就蜀国而言,名相诸葛亮自不消说,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各有千秋。

(3)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各行当均有自己的流派,如老生行中的马、谭、奚、杨、麒派等;旦行中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B。例证(1)(3)(2)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C。例证(1)(2)分别与定义②③相符

D。例证(3)(1)(2)分别与定义①③②相符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此题答案为A。本题给出了三个定义和三个典型例证,属于典型的多定义判断。

首先判断各个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例证(1)说的是战士和群众的发明是一种劳动创造,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还没有被发现,属于潜人才,对应定义③;例证(2)中蜀国的大将组成了人才团,对应定义①;例证(3)戏曲中的流派是以技艺为纽带前后相承的,对应定义②。

然后根据上面的判断可依次确定各选项正确与否,故答案选A。

【例题2】 定义:

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

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典型例证:

(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

(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

(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此题答案为D。例证(1)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之分,符合社会分层的定义;例证(2)家庭符合社会设置的定义,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即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在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例证(3)在工作中建立起来的公务员之间的关系是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符合社会组织的定义。故答案选D。

寻找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是解多定义判断的关键和核心,同时要注意定义间的比较,可帮助理解。

2、排除法

排除法,即将典型例证与定义逐一对应,排除不符合定义范畴的例证。

【例题】 定义:

①自恋型人格:指过于重视自我价值而缺乏对自身和他人进行理性和客观认识的一种人格。

②回避型人格:指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的一种人格。

③强迫型人格:指过于要求严格和完善,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的一种人格。

典型例证:

(1)小肖敏感羞涩,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也从来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

(2)小吴经常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幻想自己拥有比他人更多的智慧、聪明。

(3)小栾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例证(2)(1)(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B。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相符

C。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D。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②①③相符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此题答案为D。例证(1)小肖害怕参加社交活动体现了行为的退缩,从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体现了回避态度,显然属于回避型人格,对应定义②,可排除C项;例证(2)小吴毫无根据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属于自恋型人格,对应定义①,可排除A项和B项;例证(3)小栾过于追求完美,又墨守成规,属于强迫型人格,对应定义③。因此正确的选项只有D项。

在做这类题目时,由于选项中数字信息很多而且很相似,仅仅找到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一定要仔细辨别选项中的例证和定义的数字,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多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2视频版: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多定义)

【政法干警行测判断推理:多定义判断知识点储备】相关文章: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空中募捐”

2017省考行测备考:巧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017省考行测技巧:“和定最值”最精准的三种走位

2017省考行测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手写录取通知书” 诠释大学精神内涵

政法干警热点时评:警察道歉是前行的执法文明

河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人民陪审员制度

常识判断——文学常识精讲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孝老假 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