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备考指导: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备考指导: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

2016-01-18 | 网络

目前,很多同学已经进入了初步的复习规划阶段,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就成了很多同学都面临的问题,好的计划可以让人迅速进入状态并且能按计划行事,比较糟糕的规划则可能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很难坚持下去。一般来说,考研备考无外乎包括两个方面:复习资料的选择和学习计划的制定。下面就来谈谈,怎么制定可行的复习方案?

一、针对性选择复习教材。

市面上的资料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要想正确的选择,就要先进行了解。一般来说,考研复习资料根据内容、用途和针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考试大纲、专业教材以及各种考研辅导书和内部资料。试题及大纲一般网上都有下载,专业课的教材有的学校指定复习参考书目,应按学校指定参考书目去复习。不过近年不少院校都取消了参考书目的公布,所以大家更加要积极的去寻找往年的参考资料,以及你想考的专业本科阶段的教材去看。

至于公共课建议选择一些历来口碑较好的一些书籍,比如《大纲解析》(红宝书)、历年真题解析等。但不要见资料就买,盲目追求买资料求得心安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好,关键还是应该有重点的去做一些自己薄弱方面的题,以使它们得到巩固和提高,也就是说做题不在于多多益善,更主要的还是要有针对性。做题的重点在于你能够把辅导材料从厚变薄,然后再从薄变厚,然后厚积薄发,这需要一个过程。

二、学习计划的确定。

1、计划要兼顾各科

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兼顾各科,不建议每天只看一科,一天看一科一是容易疲劳,效率不高,二是要想顺利通过初试,每门都要过线且总分过线,因此每科的复习都要兼顾。

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都要兼顾,但可以有侧重点的学习。政治目前的复习任务量不大,每天1小时左右的时间学学马哲政经内容即可,不需要死记硬背,理解掌握即可。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如果自己是跨专业考试,专业课任务量很多很重,再有的学员考数学,数学复习的又不好,大部分时间需要学习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学习政治,就可以先把政治放一放。

在制定计划时,要量力而为,不要觉着这需要复习,那还没看,一股脑的都安排到每天的学习任务中,刚看一会词汇,突然想到数学还有一道题不会做,刚做一道数学题,突然想到专业课还没复习。就这样时间白白浪费掉了,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计划就没有任何意义。

2、具体的方案

好每天固定的时间复习固定的科目。

比如可以安排早起7:30-8:30复习一单元词汇、或朗读一篇文章,背诵一篇作文;

9:0011:30之间复习英语阅读,目前以精读为主,可以每天计划精读两篇历年真题阅读;

下午2:005:00之间复习数学,根据基础阶段学习进程计划每天复习的内容,比如教材学习完一轮,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做一做,每天计划完成30个客观题左右,20天时间复习完,或进行复习全书的学习,根据每章的内容多少,划分好每章的复习周期;

晚上7:0010:00之间复习专业课和政治,这个过程专业课的复习主要是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政治的学习主要是在马哲政经部分,根据阶段学习计划划分到每天的学习任务,睡觉前再把阅读中遇到的生词、长难句回顾一遍,然后进入梦乡做个好梦,迎接第二天的复习。

这样每天复习10个小时左右,应该说复习时间是比较充足的。当然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调整。后祝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时间转瞬即逝,而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之路有多么艰难,相信大家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备考指导: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谁为防辐射服制定“屏蔽保护”?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总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继承法

2017国考报考须知:确认之后能改考试地点吗?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一)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不同人群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如何填写报名资格审查表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如何写出漂亮的对比式开头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指导:女生报考的“三取”与“三弃”

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没有深度怎么破?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