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公共行政学热点探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共行政学热点探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

2014-09-10 | 网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阶段,为了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在协调配合的各领域求同存异,提高协调配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开拓协调配合的广度和深度。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公共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既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依据经济规律而确定的财政行动方针和措施。公共财政政策贯穿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构咸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政府通过其指导财政活动,处理各种财政关系。目前尽管世界各国的公共财政政策目标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集中在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上。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反方向调节作用,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将其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货币政策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使其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从总量的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均衡性的货币政策三种类型。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通常和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较大。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间接调控所依仗的主要政策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总目标,但分工而互补,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促使经济运行趋于总量均衡和结构优化的理想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日渐市场化和全球化,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加强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也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根植于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经济学理论对此可以作出很好的阐释。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以及经济发展运行的客观要求。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紧迫性,源于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以及经济发展运行的实际状况,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a.宏观调控任务的复杂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无论是进出口规模,还是跨境资本流动规模都出现了迅猛增长,国民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加快,国内外经济运行的关联度和互动性大大加强,宏观调控既要考虑外部冲击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又要考虑本国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情况。同时,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不断提高,汇率浮动为经济主体带来更多交易灵活性、便利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调控成本。因此,宏观调控任务的复杂性显著增加,要求两大政策在更广泛的领域达成共识,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下,对更为复杂的政策事项作出及时、合理的相互配合。

b.体制变革和创新的要求。我国财政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变革和创新都正向纵深推进,其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在本质上有利于促进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但是,改革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阶段性的脱节、紊乱和矛盾,影响政策配合的有效性,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加强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c.国内经济增长过热的隐忧。就国内经济形势而言,2003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隐忧,2007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增加。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财政改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安排由双稳健转变为一稳一紧, 2011年起,我国告别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转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财政政策相对扩张、货币政策相对中性的政策组合拳一直延续至今,新的组合模式也对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形势和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都很严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的调控领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的互补和联动效果,而避免效果的相互掣肘和抵消。

(3)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侧重

①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变动因素特别强烈,问题十分突出,涉及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诸多领域的矛盾,而且在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环境中,这些结构性问题更容易传递总量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赶超性质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等,不允许坐等由漫长的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和调节资源配置过程来解决结构问题。对此,财政收支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可以积极发挥其结构调整功能的优势,以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和流量,达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货币政策调控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宜实施过多差别性的调控措施,因此,两大政策在我国结构优化调控方面的协调配合,主要是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近期,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同时积极探索有关税制改革和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

②在总量方面,目前我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避免经济过热和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由于货币政策对于总量调控的功能更为显著,效果更为直接,尤其长于通货膨胀时期的总量紧缩,所以,货币政策应在当前担任总量调控的主力。而财政政策的总量调控效果具有间接性,并且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承载优化结构和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的历史任务,不到非常时期,不宜实施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因此,近期在紧缩总量的调控方面应以货币政策从紧为主导,财政政策发挥适当配合作用。财政政策在总需求调控方面的影响应尽量保持中性,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更多发挥作用。

【公共行政学热点探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走下神坛的苹果还值6000亿么?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深度解析:单车随用随还,酷!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2017山西行测备考重点:工程问题两大关键思路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改革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录用一般有哪些程序(上)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题型讲解:不定方程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