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考研新闻传播学常考名词解释七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新闻传播学常考名词解释七

2016-08-11 | 网络

名词解释是新闻传播学考研各个院校都会涉及到的一道题目,为了让2017年考生全面把握重要的名词解释,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在此整理了2017考研新闻传播学常考的110个名词解释,以供大家参考。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常考名词解释(7)

101、社会过滤器:弗洛姆让为,任何来自生活的实际经验或体验在上升到意识的层面上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社会过滤器。他把社会过滤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逻辑、社会禁忌。

102、消费者主权论:传统学派把消费者主权奉为王牌,消除控制这一重要命题。宣称,获取利润是媒介的首要目的,对生产信息这种商品的大众传播企业来说,消费信息的受众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批判学派从媒介的收绝大部分来自于广告而非自于一般受众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对传播内容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告主的意志,而所谓受众主权乃形同虚设。

103、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盛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更多地看到了生产过程的异化,而没有注意到在当今时代已同样被异化的消费过程。

104、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畅销书、电影等,是控资本主义文明的衍生物。从本质上讲,大众文化同整个社会的异化统治相一致,构成异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在这里不再标志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个性的消灭。流行音乐以及整个大众文化都是以机械性的节奏、标准化的模式榨干人们的生命生量,使人在完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

105、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始终自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继承者,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看作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直接延续。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霍克海默,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尔库塞和阿道尔诺。霍克海默在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一批地资本主义丑陋文明满怀厌恶和义愤的年轻思想家,便以此为阵地,用一篇篇冷峻严厉、入木三分的文字,对社会现实展开全面的剖析和深刻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名称便由此而来。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第二代领袖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106、马尔库塞: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二次大战后,马尔库塞留在美国。到六七十年代西方青年学生选择运动风起支涌时,他被奉为新左派的思想导师、精神领袖。人们甚至将他同马克思、毛泽东并称为三M。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形成于二战之前,但直到60年代中期之后,才由于马尔库塞的作用而出名,马尔库塞成为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

107、霍克海默: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后,网罗了一大批志同道合、学识渊博的人才。于1932年创办了研究所专刊《社会研究杂志》,从此法兰克福学派出现。1937年,霍克海默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为法兰克福学派奠定思想根基的论文《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他指出:批判理论是同传统理论相对立的。两者之间本质区别是:①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既定秩序之外,旨在推翻这个社会再生产过程。②传统理论总是从既定的事实出发,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合的顺从化结论;③而批判理论首先是要破坏一切既定性、事实 性的东西,证明它们是不真实的,是同人的本质相背离的。④所以,批判理论作为一种否定的理论而出现的,传统理论则以肯定的面目出现。批判理论首先表现为一种立场,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108。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109、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110、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111、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外围研究有的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以上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整理的有关2017考研新闻传播学常考名词解释的相关内容。更多翻译硕士考研相关内容,我们还会经常为大家更新,希望大家随时关注!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2017考研新闻传播学常考名词解释七】相关文章: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快解技巧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排比及短语汇总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怎么报名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统筹问题讲解:找假币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常见的文章结构讲解

2017省考行测学习:小谈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2017省考行测:巧用特值法速解利润问题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备考:代入排除法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