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笔记之教育实验的实施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笔记之教育实验的实施

2016-11-16 | 网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教育学考研的通用参考书之一,虽然教育学的参考书比较多,但是通过整理,常考的知识点每年都类似,下面是根据重要知识点为同学们整理的教育学方法导论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六章 教育实验法

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实施

一、前测

前测在教育实验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一、可以使实验者了解被试在实验之前某些特质的水平;

其二、可以利用前测抽取被试;

其三、可以利用前测进行分组;

其四、有了前测,可以求出实验因素作用于被试所引起的变化量。

在进行前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前测必须测出实验所研究的特质;

第二,前测要尽量采用标准化测验 ;

第三,测验人员要尽量避免一切偏向的发生;

第四,妥善安排测验的坐次,防止被试作弊 。

二、实验分组

(一)随机化分组

所谓随机化分组就是利用随机过程把被试分成几个相等的组。

随机化分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抽签法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采用随机化分组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随机化分组只有在被试人数数量足够大时才能应用;

其二、利用随机化分组必须保证真正的随机。

(二)测量分组

测量分组一般分为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被试进行前测;

第二步,按照前测成绩,把被试排列成一定的顺序;

第三步,根据被试排列顺序的位置,把被试分成若干相等的组;

第四步,检验所分各组是否相等。

如果要把被试分成两个组,其模式为:

S1 1、 4、 5、 8、 9、、 ;

S2 2、 3、 6、 7、 10、

(三)匹配分组

匹配分组是实验者及其助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全体实验对象一一地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然后将几个情况基本相同的被试分别分配到不同的被试组中

三、教育实验情境的控制

教育实验情境的控制,就是实验者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来操纵实验因素,有效地消除、均衡和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一)教育实验情境控制的对象

1、随机性非实验因素

随机性非实验因素,其随机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是随机出现的,毫无规律性;另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发生作用的性质是随机的 。

2、恒定性非实验因素

恒定性非实验因素,其恒定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这类非实验因素一旦发生作用,则至始至终影响着实验,除非加以控制;另一方面是指这类非实验因素对实验影响的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二)控制教育实验情境的基本方法

1、消除法

消除法就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措施,避免非实验因素的发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方法。

2、均衡法

所谓均衡法,就是在实验中使某一个或几个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产生相同的影响。

3、测量减除法

把这些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测量出来,在计算实验因素的效果时,将其扣除。

(三)几种常见的非实验因素的控制

1、实验者的偏向

2、实验助理人员的偏向

对实验组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称谓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控制组产生消极的影响格莱姆效应。

3、被试态度的变化

在实验班产生积极效应霍桑效应

在控制班产生积极效应约翰、亨利效应。

4、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5、被试学习时间的差异

6、迁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教育实验的记录和后测

1、教育实验的记录

2、教育实验后测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笔记之教育实验的实施】相关文章: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中你不知道的巧解秘笈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公车实名制”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川“微博喊话”能否传更远

申论范文: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

区分春联上下联的方法在行测考试中的应用

申论热点:乱花公家钱,必须有人管

申论热点:电光幻影,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

【理论观察】“以教育控人”让教育公平蒙上阴影

申论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2017省考行测备考:元素分配学的好 排列组合无烦恼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