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数量关系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2017-02-24 | 网络

比例法是数量关系基本方法中的常见方法之一。比例法的常见应用涉及比例的简单计算、比例的统一和正反比,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正反比,它可以应用到山东省考常考题型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等的求解中。但是,我们很多考生可能知道正反比这个词,但是什么样的题目才能用正反比求解可能不太了解,那么,要想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选先从正反比的概念说起。

所谓的正反比指的是在M=A*B的三量关系中,A一定时,M与B成正比关系;B一定时,M与A成正比关系;M一定时,A与B成反比关系。通过对正反比概念的了解,我们会发现题目能否用正反比求解,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题干中存在M=A*B这样的三量关系;(2)M、A、B三个量中有一个量是固定的或者相同的。满足这样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应用正反比解决这一类的题目。接下来我们看以下两个真题。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8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甲乙两人相遇时,距离A、B两地的中点正好1公里,问当甲到达B地后,乙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2015年-山东-51题】

A.39分钟 B.31分钟 C.22分钟 D.14分钟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这是一道题行程问题,存在S=V*T三量关系。由于甲乙两人同时出发,又同时相遇,所以时间一样,S和V成正比。因此,相遇时,甲乙所走的路程比是8:5.设AB的一半距离是S,那么8:5=(S+1):(S-1),解得: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1,甲到达B地所用时间是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2,乙到达A地所用时间是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3,相差104-65=39分钟,选择A选项。

例2:一支车队共有20辆大拖车,每辆车的车身长20米,两辆车之间的距离是10米,行进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这支车队需要通过长760米的桥梁(从第一辆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辆车尾离开桥面计时),以双列队通过与以单列队通过花费的时间比是( )?【2016年-山东-56题】

A.7∶9 B.29∶59

C.3∶5 D.1∶2

查字典公务员解析:这是一道题行程问题,存在S=V*T三量关系。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双列队时车队总长=2010+109=290(米),单列队时车队总长=2020+1019=590(米),所以时间比=(290+760)︰(590+760)=7︰9,A项当选。

通过这两个题目的练习,大家应该会感觉到用正反比去求解一些题目的时候会比单纯的用方程去求解这些题目要简单,并且要快。但是,考生很容易掌握正反比这个知识点,但是在自己做题的时候又不知道用正反比去求解某个题了,这就需要我们熟记正反比的应用条件,然后在做题的时候慢慢的去形成这样的思维。开始的时候做题少和慢不要紧,因为我们最初的复习是贵在精而不在多,最初的复习是一个思维培养的过程,等我们掌握了这种思维,那么以后做题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相关文章: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行测比例法中的常考知识点——正反比应用讲解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