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考试题库 >行测 >模拟题 >行测在线测试: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答案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行测在线测试: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答案

2016-08-22 | 网络

2. 解析: A项,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C项,低血压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工作能力下降;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也跟着模糊,据研究发现,低血压也会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生;D项,对于高血压病人,一般建议要终生服药。如果血压控制得很好,医生在进行评估后,可能会把病人的药量减至很低,比如每天半粒,甚至隔天吃半粒,而不建议病人完全停药。在临床中他们曾遇到过有病人自行停药后不久就出现了脑中风。正确答案为B。

3.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两点:第一,太阳直射的位置,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直射的位置在赤道;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在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第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春分日和冬至日是由南向北移动,夏至日和秋分日是由北向南移动。因此,3月下旬到10月上旬太阳直射点逐渐从赤道北移至北回归线再南移到赤道。故答案为B。(以我国进行分析。)

4.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A选项与题目无关。B不准确,人们身体所需要的很多元素,一部分就是从饮水中获得的并非越纯净越好。C调味剂和营养剂加得越多越好,明显不科学。故本题答案为D。

5. 解析: 本题考查科普常识。《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故答案为B。

6. 解析: 本题属于虚词辨析题。把整篇文段看过之后,就能发现这篇文段是以口语为主的,所以可以先将最后一个字是书面语则的C项排除。根据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可见有些同志对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是十分清楚的,所以A项认为这些同志不知道这一点,是错误的,排除。B项和D项的差别第三空与前句的关系,分析题干,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与前面的懂得和知道意义一致,没有假设也不是转折,所以应该填入而且,之后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出现冲突的时候,一些同志的做法则有些不一致,第四空应填入转折词。故答案为B。

7.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由尽管、、、仍然这对表转折的关联词可看出相关部门对科学调查结果的不信任,并进而提出了质疑。因此第二空只有C项谨慎能反映出不信任的意思。不满、反感语义过重,不安在文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

8.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施展才能,固定搭配。故答案为C。

9.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此题四空都是考动词,解题基本思路是以已有宾语为线索,结合备选词本意,做到主谓宾一致。第一空宾语是理论方面,探究指对通过学习发现未知问题并努力研究给出解释的活动,包括了发现问题和给出解释两个方面,其对象往往是理论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现的问题,钻研是深入的研究,程度更深一些而已,探索强调发现问题,只有探究包含了发现问题与解释问题两方面的意思,其他三个词均略嫌片面。第二空的宾语是时间,考究侧重于证据的考查,离题太远,探索与时间连用不通,体味与体会近义,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仔细寻味,比后者高一个层次,多与文学作品的意境相关。第三空宾语是女权主义,追溯和追忆易排除,焦点是分析和辨析,后者包含分析之意,但还有一层辨别的意思,结合句意即首先辨别是否女权主义,如是,则再进行分析,可见辨析语义比分析更丰满。第四空宾语是叙事文,考究和考察是显见的干扰项,焦点是解析和分析,前者侧重于解释原理,后者侧重于将事情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因宾语是叙事文,故用分析更合适。第五空宾语是明清小说,解析、评析、剖析均侧重于细节上的分析,而解读侧重于主体的理解和体会。以上五空,如有一空能突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C。

10.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光明正大与光明磊落都有胸怀坦白的意思,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指做的事情是光明的、正派的,后者多指人格、品质。这里形容李书记的人格,用光明磊落符合语境,排除BD。第二空,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反躬自责:回过头来责备自己。根据从自己的责任心入手检讨一番可知这里教练也应自我检讨、自我反省,应填入反躬自省。故答案为A。

11.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我国保持一定国防力量是完全有必要以及天经地义的,不带任何需要原谅的错误或者缺点,应填入无可非议。 无可非议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不符合题意。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不符合题意。无可争辩: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原文是外交部发言,外交措辞考虑到用词不能绝对化的因素,用的词是无可厚非。不过中政专家一致认为这个题目,在不考虑是外交部发言这个背景下,应该选无可非议。我国的国防力量根据材料是情有可原的,没有任何可以责备的地方。)

12.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含义与近义词辨析。通读题干,第一空除D之外,均有可能,第二空是突破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闭门造车: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根据狭窄和单一和学科界限的打破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思想史的研究不能限定在狭窄的范围,画地为牢最恰当。故答案为C。

13.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由后面当然也滑出了我们的视线可推知前面也填入与滑有关的词语,四个选项中,D选项滑落最切合题意。第一空修饰的鱼群与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比较,艳丽正好与色彩斑斓呼应。故答案为D。

14.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先说明目前的房产税征管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持续,随后总结出房产税征管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可见作者言下之意即为,房产税征管亟须加以转变。故答案为B。

15. 解析: 文段先说,近来我国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猛,而担保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接着,用但作转折,引出文段的重点, 即新型金融机构在监管失位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A项不是文段的重点;C项说法在文 段中没有体现;D项的无法持续发展表述过于绝对。故答案为B。

16.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这题根据语境色彩可以快速判定答案,通过文段可知,作者对怀旧的看法是积极的。而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逃避现实属消极倾向,与原文内容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B选项可以从原文中最后一句心理学家的解释可以推断出怀旧可以在心理上暗示自己不断前进;C选项可以从文段第三句我们通过怀旧,让过去的成功经历和亲密的人际关系重新浮出水面,那些时候我们的生活有安全感也有秩序可以推断出怀旧有情感缓冲的作用;D选项同样可以从文段最后一句推断出来,而A选项表述不正确,并不是要逃避现实,而是对负面情绪做筛选。所以选A。

17.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题干讲的是,岁月的流逝在带走一些东西的同时,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予我们补偿。当我们在迟暮之年丧失了肢体和精神的灵活时,却获得了安静和安详,故D选项正确。A、B选项的浪费时间耽误的时间在题干中找不到相应的描述,不合文意。C选项,题干说的是因年、老而丧失肢体和精神的灵活性的人,而不是所有不具有灵活的肢和精神的人,故C选项也不合文意。故答案为D。

18.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文段为总分关系,第一句对于假的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是主旨句,下面是例子。故文字意在说明对于假的东西要讲明堵的道理,而非一味堵。材料针对假的东西要讲明堵的讲道理,并不是在说讲道理要以理服人,中心错误,A不选;B假的东西与假道理并不是对等关系,B不选;C与A的错误一样,重心错误,不是道理要打假。故答案为D。

19. 解析: 本题考查主旨概括题。段中提到的史学界发展出专门之学,却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这些研究不断发展而逐步扩大,却各自为界,以及交流需逐步频繁,才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根据最后的总结词所以可以判断出重点句是最后一句,再联系前面所阐述的内容,我国目前的状况,现在的条件只是文书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但是缺乏交流。所以文段强调的史学界的研究情况为重发展而轻交流。ACD轻的部分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答案为B。

20.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分别把A、B、C、D选项代入原文,A项与天文家日常分析的图片大多数都是黑白的不符,B项文中未提及,C项与原文的不同波段的黑白照片加工合成不符,D项与原文相符。故答案为D。

21. 解析: 设白菜原有X筐,萝卜(147-X)筐,X-X/5=147-X-3,9X/5=144,9X=720,X=80,147-80=67。故答案为A。

2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数字特性。见习人员是驾驶员和船员的1/4,说明这四种人数量必须是5的倍数,同理船员是驾驶员的7倍说明这四种人数量必须是8的倍数,据此可知,总数减去陆战队员人数后,剩余人数应同时满足5和8的倍数,验证知只有C满足,故答案为C。

23. 解析: 依题意:1/10+1/6-1/15=1/5,每小时可以装1/5的水,那么过5小时水可以装满。故答案为A。

24. 解析: 1m=3市尺,所以房子容积是483624,一个箱子的体积432,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答案是1728。故答案为B。

25. 解析: 观测数列各项,得到的通向公式为n/4+9/n,由于n/4+9/n﹙n/49/n﹚=3,所以n=6时该值最小。故答案为B。

26. 解析: 采用代入法,A项,堵车可能导致迟到,堵车和迟到构成或然因果关系,寒流来了必然降温,寒流和降温构成必然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B项,交通不畅可能导致堵车,二者构成或然因果关系,对流和寒流无逻辑关系;C项,车流汇聚造成堵车,寒流汇聚造成寒潮,前后逻辑关系一致;D项,红灯可能造成堵车,寒流是冬季的一种灾害天气,同样无逻辑关系。故答案为C。

27. 解析: 士兵的服装是军装,是服装和职业的一一对应关系,B项,警察的服装是警服,也是服装和职业的一一对应关系。A、D项不是服装和职业的一一对应关系,套装不只是女人穿,同理,制服也不只是邮递员穿的;C项不是服装和职业的关系。故答案为D。

28. 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关系。不可逾越的鸿沟,难以抚平的伤口,两组词项均可在加了否定词之后构成偏正结构的短语。同时也可以按照动宾结构理解,逾越鸿沟、抚平伤口。其他选项不能同时满足这两层关系,且组成的短语含义生硬。故答案为C。

29. 解析: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故答案为B。

30. 解析: 淹没的实施主体是水,并且水属于自然物质,埋葬的实施主体是泥土,泥土也属于自然物质。A选项监禁一般在牢房里,与题干中的对应不相符,所以排除。C选项冰箱里的冷冻可以结冰,结冰的实施的主体不是冰箱,是冰箱里的冷冻。D选项围攻的实施主体是部队,但是部队不是自然物质根据指人指物原则排除。故答案为B。

31.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数量关系题。每组图有一种元素在各个图中数目相同。第一组每个图都有四条直线;第二组每个图都有四个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A。

32. 解析: 观察题干图形可发现有三个直角,因此,拼合后的图形可分割出三个直角,直接排除BCD,故答案为A。故答案为A。

33. 解析: 本题考查数量类题型中的一笔画问题。在题干的前4个图形中,每个图形都可由一笔画成,因此正确选项也应是可由一笔画成的图形。故答案为C。

34.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几何特征。每组中各有一个圆形、梯形、三角形的脸,顶上头发各有一、二、三条折线,眼部各由两个实心圆形、两个空心圆形和一个实心圆形加一个空心圆形来表示。故答案为A。

35. 解析: 第一组图中,均是图形上面3个竖条,下面2个竖条。第二组图,应是图形上面3个竖条,下面4个竖条,选项中只有A符合。故答案为A。

36. 解析: 定义的要件:商业目的、宣传活动。B项不符合商业目的这一条件;C项不属于广告活动;D项不符合商业目的这一条件。故答案为A。

37. 解析: 本题属于单定义判断题。本题关键是把握咨询的特性:(1)以信息为基础,对信息、情报、资料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2)为社会有关用户提供各项服务。A项,明显不符合第2条特性;C项,中方问美方人员接听器是否完好,这只是普通询问,未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D项,法官询问的是事实经过,不需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和创造;B项,首先学生向值班人员询问,值班人员的解答就符合咨询的第2特性,其次,工具书的检索方法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大量的图书信息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创造,符合咨询的第1特性,所以B正确。故答案为B。

38. 解析: 该定义属于经济学。定义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非商业性目的,实物性商品,不包含旅游所需的生活用品。A项小王买的东西是用于销售,属于商业性目的,与定义不符;B项张小姐利用出差时的闲暇时家去购物,这时候就是旅游了,购物时,她的身份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买的茶具是实物性商品,不用于商业性目的,也不是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符合定义;C项某夫妇买的防晒霜和墨镜属于到海南旅游必备的生活用品,与定义不符;D项李女士获得的是信息,不是实物性商品,不符合定义。故答案为B。

39. 解析: A项社区矫正相对于监禁矫正的惩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而不是加大,不符合题意;其他各项均属于社区矫正的作用。故答案为A。

40. 解析: 网络暴力的要件:(1)网络行为;(2)实质性伤害;(3)网络失范现象。 A项是传销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不是失范现象。因此排除。 B项要求主教练下课,并没有对主教练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排除。 C项艺人爆料是为了增加点击量,没有当事人受到伤害,因此排除。 D项隐私曝光,该选手放弃晋级,隐私曝光的途径是网络,放弃晋级是受到的实质性伤害,并且这种行为是失范的现象,因此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41. 解析: 隐性结论型题目。前半句说明日本有形物质投入的多,后半句,相对来说,美国有形物质投入的少,而无形物质投入的多。D项有形物质的作用相对降低,知识和智力的作用相对提高,符合文意。故选D。

42. 解析: 削弱型题目。本题论点是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改变,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论据是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论点强调中国人,论据强调学生,论点与论据的范围不同,需削弱论证,说明两者无关。A是支持论据的,属于加强选项,A错;B学习技术与用互联网交流无关,D有些大学生喜欢书信不见得不用互联网交流,而且一些大学生不能证明所有大学生的情况,均属无关选项;C证明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仍喜爱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削弱论证。故答案为C。

43. 解析: 题干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如果非P,则非q=如果q,则p,即A项正确。

44. 解析: 翻译推理型题目。第一句:高山流水:欣赏的古典音乐,第二句:古典音乐着迷/-欣赏,着迷/-欣赏,这是一个选言命题,即如果否定其中一个选言支必然推出肯定另外一个选言支。 由第一句的事实信息高山流水:欣赏的古典音乐和第二句中古典音乐着迷/-欣赏可以得到高山流水:着迷,即任何人都对高山流水着迷。故答案为D。

45. 解析: 加州洛杉矶CS医学中心分析的结论是身高体重指数比正常人高的人呼出的气味更难闻,但是并不能通过气体是否难闻来判定呼气者是否是肥胖症患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一个人呼出的气体臭,所以B项不能推出。A中有可能,带有可能词语的往往是正确的。C是CS研究中心研究结果的另一种说法。D是结合题干信息,将研究结果和研究过程结合起来,可得到D是正确的,否则实验没有意义。故答案为B。

46. 解析: 根据图中第二条折线,2003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1.02部/百人。故答案为C。

47. 解析: 2004年我国电话普及率为50.03部/百人,2003年为42.16部/百人,2004年比2003年多50.03-42.16=7.87。故答案为A。

48. 解析: 2005年每千人拥有的公用电话数为20.63部,2004年为17.14部,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20.63-17.14)/17.14}100%20.36%。故答案为B。

49. 解析: 2002年我国电话普及率增长33.6-25.9=7.7(部/百人),2003年增长42.16-33.6=8.56(部/百人),2004年增长50.03-42.16=7.87(部/百人),2005年增长57.22-50.03=7.19(部/百人)。2003年增长最多。故答案为B。

50. 解析: 2001年电话普及率为25.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25.9部/百人是2004年的25.91部/百人。故答案为C。

【行测在线测试: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答案】相关文章: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介绍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擅借外力让复习更轻松

行测在线测试: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各学历招录情况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确认缴费方法

行政法和公务员法的考查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难点解析:多次相遇问题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题型:行程问题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的区别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统计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