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马原政治经济学复习易混淆知识点3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马原政治经济学复习易混淆知识点3

2014-07-14 | 网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在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而这三部分中第一部分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起着认识和改造人、社会与世界的桥梁媒介的工具性作用。第二部分是我们批判资本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础性知识。第三部分是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之下,推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指导。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有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批判,我们再去学习其他的几门政治理论课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马基的知识中政治经济学部分也是最抽象,最难懂的,为此编者把其中最为抽象,容易给同学们造成知识学习上混乱的易混淆词语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归纳总结,希望可以为各位备考的考生助一臂之力。

3.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例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两者关系:

①两种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马原政治经济学复习易混淆知识点3】相关文章:

马原政治经济学复习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黑龙江政法干警热点模拟:女性就业“暗门槛”

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公务员考试常见政策问题28问

申论范文:投身三农成就自己

地理常识——我国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三)

时事热评:破除垄断才能改良“经济体质”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考时间表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快解技巧

2017山西行测备考: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的复习技巧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