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名师论教:鼓励年轻人去科研一线创新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名师论教:鼓励年轻人去科研一线创新

2016-04-25 | 网络

开栏语

如果由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和教师创办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其创造的收入将使该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十四大经济体。如果将麻省理工换成北大、清华或者其他大学,那么,其创造的收入又能够排到第几呢?

决定这一排行榜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尤其是名师。正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德鲁德尔班科指出,大学存在的伟大目的,不是帮学生为就业做准备,而是点燃他们的思想。本版特开设专栏,邀请名师论教,畅谈他们点燃年轻人思想之道。

名片:李德仁,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创国际测量学界李德仁方法、创下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论文得分最高纪录,指导的博士生论文5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

在我的读书时代,教育理念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模式,强调传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但现在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处的时代是后摩尔定理时代,该定理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摩尔定理在教育上同样适用。在农业经济时代,学科发展速度缓慢,人才培养方法是渐进式的,注重传承,年轻人跟在导师后面,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但进入工业革命和后工业革命时期,学科发展呈现出碰撞、交叉、融合趋势,人才培养更注重传承基础之上的创新。

传承和创新相辅相成,不能厚此薄彼,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举个例子,电子技术的变革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过程,如果培养学生时,先教电子管,再半导体,继而集成电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新技术还在不断产生。如果只注重传承,相当于让年轻人重走一遍导师的学术道路,想要做出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难度无疑是比较大的。

但是,如果导师谙熟学科发展趋势,能看准学科发展的方向,能预测到学科未来的前沿领域,在把电子管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讲透之后,将年轻人带入集成电路之后的新材料领域如石墨烯,他们做出新成果的概率则非常大。

想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导师必须能看清学科发展方向,制订好项目的方向和路线,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同时激励他们,严格要求他们去创新。我在德国留学时,导师阿克曼教授说过,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已经老了,我跟我的学生比,在具体的问题上都不如他们。他们在每个学科方向点上钻研,已经超过我了,我要向他们学习。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存在呢?因为我在高处看方向、做指挥,看他们怎么走,这是我的本事。

当下有些导师,满足于争取小的横向项目,把年轻人当作劳动力,让他们整天沉浸在重复的没有挑战性的劳动中,没有成就感的同时又承担着各种生活压力,慢慢地科研兴趣就淡了,年轻人就此被耽误了。

还有些导师,学术造诣很深,但只注重自己埋头用功,年轻人跟着只是打打杂做做下手,学不到高精尖的东西,自然也没有成长机会。这也是一个误区,是中国封建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固定思维。

什么样的年轻人适合放到科研一线?这需要导师知才善用。科研一线挑战大,出成果的机会多,导师要有意把年轻人推上去。但要注意的是,那些敢想敢为、基本功好的年轻人,导师要鼓励他们去一线试水;那些盲目自信、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导师要带他先练好传承的基本功和踏实严谨的学风。

我的学生张过,是一名75后教授。他读博期间是很让第二导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淘气,想法多,不好管,不愿意做导师分配的项目。作为第一导师,我找张过单独聊。他告诉我,自己对重复性的、简单的项目没兴趣,想做创新的、有难度的项目。问清楚他的研究兴趣和想法后,成立了单人小分队,顺着他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指了一个新方向,不久就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连着发表了几篇高水平论文。

如果把年轻人比作小孩,导师就要像父母一样,既要善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又要注意帮助他们克服浮躁情绪。

对年轻人而言,宽容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当学生的实验方法与导师的方法不一致时,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可以拿结果说话。有些项目的研究周期很长,一时半会出不了成果,在年终考核时,年轻人该有的福利要照发,甚至要向年轻人倾斜,让他们不为生计发愁才能安心开展科学研究。

【对话】

武汉大学弘毅学堂本科生 李溪芮:作为一名对科研有兴趣的本科生,学校鼓励我们大一就进实验室,接受科研导师的指导和师兄师姐的帮助。这是很好的外部条件,您认为,我自己该怎么做呢?

李德仁:读书、思维、创新、实践,要记住这8个字,并在平时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反复运用。读书与思考是科学家的两大特点。有了读书和思考的功底,创新才有源头。而创新可能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新观点,所以创新之后就一定要勇于实践。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 肖长江:作为博士生,面临的论文压力很大,而实验又总是失败,挺焦虑的。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德仁:研究过程中要反复实验,并且要重视失败的实验。假如10次实验中有2次数据很好,8次数据不好,千万不能只拿好的2次数据去发文章,而将不好的8次数据给抹掉。一定要重视这8次失败的实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优化,也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新东西。

在复习闲暇之余,多多了解最新的考研动态和资讯,有助于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了助力考生备考,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推荐阅读:

【名师论教:鼓励年轻人去科研一线创新】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楼市调控不能放松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员年龄限定

申论范文:还原科学的精彩

申论范文:中国梦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擅借外力让复习更轻松

申论范文:满足工人需求 助推制造业升级

2017国考报考须知:报考人可以更改个人信息吗

申论范文:加快创新驱动助推经济转型

申论备考:习近平七大“关键词”汇总

申论热点: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