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谁将成为你的读研第四城:台湾读研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谁将成为你的读研第四城:台湾读研

2015-04-10 | 网络

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始自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地区的殖民统治时期,但台湾当前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没有太多的继承性。1951年台湾开始设立研究所,1961年台湾政治大学的政治研究所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成立了全台第一个博士班,揭开了台湾博士教育新的历史。自70 年代中期以后,台湾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其学生数量的增长曾一度超过了本科和专科的增长数量,成为台湾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时至今日,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十分发达,那么在台湾读研究竟是怎样的?

Number1:有用的教育

和大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相同,台湾研究生教育也注重学以致用。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硕士阶段是本科生和走上工作岗位之间的一个过渡,学生期望在此习得将来在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同时台湾的就业压力很大,因此造成了台湾的研究生教育重实用性。以法学为例,法学院就是在教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学院经常找在法院、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人来讲座、上课,生怕学生不懂怎样实践。上课常常也是讨论法院的判决,论文写的也都是实际的问题。

当然,能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美国、欧洲的学校也在理论科研和实际上存在脱节,台湾自然也不例外。不过,这也和老师有着很大的关系,搞应用学科、在外面有兼职的老师就会偏重实用性,能帮学生拉关系、找工作;搞基础学科、理论科研的、整天教书的教书匠就偏重理论,实用性就差些。

Number2:国学的传承

台湾的国学教育发展得比较好与台湾的历史息息相关,也和当地的教育体制相关。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学生开始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诗词,学生被要求背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台湾的幼儿园、小学几乎没有不读经史的。在之后各个教育阶段的考试中,经典名著如《论语》以及古诗词等也是常考考点。

在大学教育中,国学主要集中在文史哲科系,其中讲中国哲学的学者也多集中在中文系,故中文系是国学教育的集中地。中文系的老师在授课时,都是按辞章、义理、考证的逻辑顺序进行,可见中文系实质上就是一个传统的国文系。台湾大学号称继承了北大的传统,即胡适以来的整理国故之风,而师大这些在传统文化方面更多是延续清朝的朴学考证等。

有国学传统并不代表着台湾的教育闭塞,和国际接触少。台湾的本科阶段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多门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并没有很强调英文课程和国际化。但台湾对第二外语的学习很重视,不少导师也强调第二外语的重要性,如台湾大学一个学期的公共日语开设五十多个班,有很多时段可选择,以鼓励大家选修。台湾有很多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去发达国家学术交流的机会。不过其国际化目前远不及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但是比大陆强很多。

Number3:讨论式学习

和大陆研究生要和导师商量选择修哪门课程不同,台湾的研究生课程比较自由,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和导师商量选课。这其实反映的是台湾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特点:从以前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老师不会照本宣科地讲一些陈旧的理论,而是会根据新学科进展和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同时让教学更多地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切实地解决问题。

台湾的导师为学生服务的特点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在欧美的顶尖大学里,老师授课时都会默认你事先习得,因此讲课很快,信息量很大,但弊端就是学生未必能及时消化,要迅速吸收课堂的精髓还不那么容易。大陆的老师在授课时,也是默认很多知识学生已经习得,因此这部分内容并不会在课堂上细致讲述。台湾大学的老师则人情味浓厚些,更有耐心、细心,由浅入深生怕你不懂。其实这也和当地的教育情况有关,台湾学校多学生少,学生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基础普遍比较差,普通高校的老师已经习惯这种耐心、细致的讲解。

台湾的每一个硕士班、博士班都要上一门研究方法课。这门课是写论文所用的方法,有量化、质性等内容。这门课很正规,不像大陆大部分是导师指导学生该怎么写论文,而没有专门的一门课。导师很重视同学的报告,有的课程是老师讲半个学期,学生做半个学期的报告。同时,考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进行笔试的科目很少,大部分都是自选题目做报告。不少专业的考试很少,比如台湾师范大学的华语文学专业,但是不少专业又有不少考试,甚至是期中考试,如同是师大的管理专业。

Number4:双导师制度

和大陆的导师负责制不同,台湾研究生的教育方式类似于双导师制。学生会有两个导师,一个是生活学习方面的导师,可简称为生活导师,该导师主要负责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导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在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予以适当的帮助,比如生重病、家庭遭遇变故等。生活导师没有学历和职称方面的限制,并且他所负责的学生也没有名额限制。

另一个是指导教授,主要工作是负责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可称为科研导师。科研导师一般在研二才会有,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学生进行科研,完成论文写作。学生在研一时有机会选修科研导师的课,然后自由选择科研导师,而科研导师也对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当然,也有的学生在读研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跟哪个科研导师,在其读研阶段他就会跟该老师联系,帮助老师做一些项目、研究,老师也会给予一定的报酬。理工科的科研导师一般项目较多,一个月一般导师会给做项目和课题的学生约合1000到1200元人民币作为报酬;人文类的科研导师项目较少,给学生发的补助相对理工科要少很多。

科研导师招生名额受课程量和科研计划的限制,一般科研导师要提交科研计划,会说明本学年会进行哪些课题和项目的研究,需要招多少研究生,然后根据课程量和科研计划来招研究生。如果导师课程量较大,即他需要把很多精力用于教学,那他招收的研究生数就少;如果导师课题较多、科研任务较多,招收的研究生也就越多。一般而言,一名科研导师一届所带的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的硕士)大约3人左右。另外,学生研究的自主性较强,所研究的主题并不一定要和导师研究的主题一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本专业内进行研究。

Number5:10万字硕士论文

毕业论文是整个研究生阶段的核心,可以说整个研究生阶段都在围绕着毕业论文转。研一就会开始选题,导师会协助选择,并且对选题把关比较严格,会不断修改。台湾研究生对论文的要求比大陆要高很多,质量和字数都要严格得多,字数一般是大陆的至少两倍。台湾大学法学院的硕士毕业论文是10万字,远多于大陆要求的3万字。博士的要求一般是20万字以上,且要求全英文写作。

台湾研究生的论文审核相较大陆而言也更加严格,论文终评审是盲审,其盲审团一般都是真刀真枪的专家团队。学生论文不能通过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对于未能通过论文评审的同学,只能延期毕业。

在发表论文方面,台湾研究生和大陆的研究生一样,都面临较大的压力,一般院校规定,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在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文章,学术期刊的等级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但和大陆不一样的是,很多学校要求发表的论文是全英文。

【谁将成为你的读研第四城:台湾读研】相关文章: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五十四期)

合作与团结篇

中国公务员原生态之 剩女篇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关注成为变革农村教育的力量

2017省考行测高频题型讲解之时间规划问题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四十七期)

2017省考行测技巧:“和定最值”最精准的三种走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间进行专业科目考试?

时政热评:电商价格战缺乏商业智慧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方法技巧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