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会计硕士备考要点:中期财务报告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会计硕士备考要点:中期财务报告

2014-08-11 | 网络

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下文会做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正在备考会计硕士的考生能有所参考。最后预祝大家都顺利通过考试,进一步深造自己。

基本概念

很显然,中期是指处于一个会计年度中的某一时期或者时点,也就是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中期财务报告就是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具体来说,中期,既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也可是其他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期间,如1月1日至9月30日的期间等。因此,中期财务报告有可能是月报,也可能是季报,当然也可能是半年报,甚至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告。一般情况下,中期财务报告简称为中期报告或者中报。中期就是一个除了年度报告之外的所有会计期间的统称。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与年度财务报告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完全相同之处。因此,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编制原则:

1.前后一致原则

企业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应当采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如果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且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将在年度财务报表中采用的,中期财务报表应当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按照本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2.重要性原则(第九条)

为了既能披露信息,又能提高效率,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中期财务报告所列报的各财务报表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且,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企业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关于如何应用重要性原则,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

(1)重要性的标杆

我们知道,重要与不重要都是相对的,但一个检验的标杆值得关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项信息没有在中期财务报表中披露,从而影响到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判断的正确性,那么就说明这信息是重要的。

(2)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企业对于中期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重要性程度的判断与把握,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包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时点数)和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时期数)。同时,企业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对中期财务报表项目进行重要性的判断,因为有些对于预计全年度财务数据显得不重要的信息对于中期财务数据而言则可能是重要的,需要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信息。

(3)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基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报时间一般比年度财务报告短,时效性更强一些,所以,中期财务报告的重要性评估,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例如,企业通常在会计年度末对存货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盘点,因此,对年末存货可以达到较为精确的计价。但是在中期末,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和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不大可能对存货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盘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采用某种科学的推算方法来进行估计。因为,会计管理的核查活动总体上是应该服从生产经营需要的。

(4)重要性原则的科学使用在于职业判断能力与提供信息的相关性能力。

强调重要性原则的使用,就是为了保证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企业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来决定信息披露内容和会计估计时,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中包括了对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直接相关的信息,以避免在中期财务报告中由于不确认、不披露或者忽略某些信息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重要性的度的判断把握有赖于会计职业判断。在实务中,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重要性程度的判断时,需要依靠其职业判断,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姜是老的辣的道理。通常,在判断某一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将项目的金额和性质结合在一起予以考虑,而且在判断项目金额的重要性时,应当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数字作为比较基础,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有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单独依据项目的金额或者性质就可以判断其重要性。例如,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从性质上讲就属于重要事项,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会计硕士备考要点:中期财务报告】相关文章:

申论备考:文章开头三种写法

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知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交通安全

2017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这五点不可轻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国家公务员考试:已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能否报考?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事件现象性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申论热点:三问新安江生态补偿

2017山西行测备考重点:工程问题两大关键思路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