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命题规律探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命题规律探寻

2012-09-14 | 网络

认真研究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不难发现试题中蕴藏着不变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是考场上事半功倍解题的关键。我们以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对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命题规律进行探寻,总结了相关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选项:命题角度的剖析

【例1】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科技管理制度可以不同,可以创新,但有一项制度特别重要并具有普适性:那就是创新主体的泛化,或曰创新战略的全民化或人民性。换言之,让每个人都有求变创新之心。让每一个发明不论大小都有展示的机会,应当是构建自主创新大制度、大环境的基本出发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2009年湖北、天津、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3]

A. 科技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B. 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作支撑

C. 创新需要制度支持

D. 科技管理制度应保证创新的全民性

【参考答案】D。原文中但后面的为重点:但有一项制度特别重要并具有普适性:那就是创新主体的泛化。这一句是文段的中心句。因此可以看出文段强调的是全民性在科技管理制度中的重要性。

【错误选项分析】

A项是对文段最前面语句的总结,命题点是将次要的内容变为主要内容;

B项命题点在于扩大了话题,文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但B项换为创新

C项命题点与B项思路相似。

【例2】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个人的隐私主要是通过个人名誉权来保护的。而且,个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要造成侵害后果的才予以追究。对于绝大多数受骚扰的人来说,受侵害的后果并不是很明显,也很难追究。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的是( )。 [200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卷-20]

A. 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有待完善

B. 我国个人受侵害的后果并不明显

C. 我国现行法律保护个人的名誉权

D. 我国的个人隐私主要是通过个人名誉权来保护的

【参考答案】A。由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很难追究可以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我国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有待完善。

【错误选项分析】

B项的命题点在于浅化作者用意;

C项的命题点在于用宏观的说法代替微观的分析;

D项用事实的陈述来代替作者的看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命题规律探寻】相关文章:

【理论观察】家长在课堂上监考,老师去哪儿?

【理论观察】“老虎伤人案”中的园方责任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不得辞退的情形有哪几种

热点时评:谁来保护农村的“碧水蓝天”

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小题型之植树问题

详解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2017山西行测备考重点:工程问题两大关键思路

2017年2月安徽灵璧县公益性岗位拟聘公示

2017省考行测备考好方法:方程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